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经济学系 > 正文

经济学系

赵放

经济学系

教授、博导

邮箱:jluzhaofang@qq.com

学科专业和讲授课程

学科专业: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及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数字经济、国有经济、文旅产业、绿色金融、国家审计

讲授课程:管理学、中国经济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史、管理经济学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2002.9-2006.7东北师范大学yl23455永利官网金融系(获学士学位)

2006.9-2008.7yl23455永利官网经济学系(获硕士学位)

2008.9-2011.7yl23455永利官网经济学系(获博士学位)

2009.9-2010.2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公派访问博士生

2010.9-2011.9哥本哈根商学院教育部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2.3-2016.3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2014.3访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2014.9-2014.10受国家外专局选派访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

2012.1-今 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于2014年被聘为硕士生指导教师、201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17.3-2019.8赴长春新区挂职,先后任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科技局副局长

2017.3年至2022.8任长春青联常委、海外学人华侨界别组组长

2021.1-今 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匡亚明学者

2023.6-2025.3yl23455永利官网经济学系副主任

2023.7-今 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文旅教育与文旅产业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23.11-今 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绿色金融与碳中和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2024.1公务访问美国罗格斯大学

2024.4赴中央党校学习(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及去沂蒙干部学院实践

2024.6-吉林省“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

2024.9-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4.10-吉林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咨询专家

学生培养与招生意愿

累计指导博士后、博士生(含外籍)、硕士(含专业硕士)生近100名,多篇研究生论文获校院优秀毕业论文,部分博士毕业后留985高校任教,共指导本、硕、博学生公开发表中英文核心论文40余篇。

科研项目《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入融合问题研究》《人工智能企业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企业数字化营销及经营问题研究》《体验经济下创新创业趋势及投资方向研究》《商贸类企业在吉林省投资的策略研究》等科研项目长期招收“双一流”及各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的学生参与研究,并指导相关论文的撰写。

长期招收博士生,要求:985高校有意直博的应届本科生或科研能力较强的硕士。

获奖情况与学术兼职

匡业明学者(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省域拔尖人才(吉林省人社厅)、励新优秀教师“重点培养阶段”(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励新优秀教师“精英培养阶段”(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优秀青联委员(共青团长春市委);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课程教学质量奖”、本科招生宣传优秀个人等、优秀班主任;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项,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两项,省级学会优秀成果奖四项,市调研成果奖两项,担任吉林省首届互联网+大赛银奖团队指导教师,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暨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团队指导教师等。

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咨询专家;省“十五五”规划专家;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吉林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文化旅游分会副会长;省政治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中惠旅体验产业学院、中惠旅数字化文旅体验实验室首席专家;吉林警察学院客座教授;省残联孵化器指导及评审专家;松原市委、市政府高端智库专家;梅河新区(梅河口市)人才大使;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本科招生百名教授宣讲团首批成员;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研究生创新中心指导教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知识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青年文化书院导师等。

科研项目与学术论文

主持50余项国家级、省级、校级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主要领域在数字经济、文旅产业、战略规划等领域,同时也涉足生、医、农、金等产业方面的融合研究。

(1)数字经济类项目如: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价值、逻辑理路和实现路径(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人工智能企业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企业委托)

•数字贸易背景下零售类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企业委托)

•吉林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对策研究(省社科联)

•大数据提升腐败治理能力的实践路径研究(省纪委)

•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企业发展研究(企业委托)

•新时期吉林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省教育厅重点)

•长春青年数字经济的发展研究(共青团长春市委)

•数字经济促进吉林省农旅融合发展研究(省科技厅)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劳动关系治理的挑战及对策(省总工会)

•大数据在国企廉政审计中的作用机理及相应的联动机制研究(省纪检委)

•新时期数字化转型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信息技术企业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企业委托)

•数字贸易背景下零售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企业委托)

•企业数字化营销及经营问题研究(企业委托)

(2)文旅类项目如: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吉林省文旅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省教育厅重点)

•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入融合问题研究(长春大学)

•体验经济及其跨文化管理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

•体验经济与吉林省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研究(省社科基金)

•体验经济下创新创业趋势及投资方向研究(企业委托)

•体验经济与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中国典型地区冰雪旅游发展效率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长春大学)

•全面提升吉林省冰雪经济价值的研究(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新质生产力与吉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数字经济背景下长春市冰雪文化旅游融合创新研究(长春市社科联)

(3)资政、规划与评估类项目如:

•学校会计业务外包模式研究(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吉林省优化人才环境问题研究(省社科基金)

•查干湖区域水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国工程院)

•吉林省国家高新区转型及创新发展路径的研究(省科技厅)

•如何以创新驱动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

•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及目标研究(省政府)

•长春新区与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协同机制研究(省教育厅)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改革方向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落实情况评估(省委)

•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省财政厅)

•优化延边州边境村集体土地管理政策研究(延边州政府/吉林大农业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角下提升社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十四五”时期吉林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韧性社区视角下吉林基层社区在疫情防范与应对中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建设研究(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中国协商民主体系的发展历程、独特优势与国际影响力问题研究(政协吉林省委员会)

•吉林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策研究(吉林省社科联)

(4)生物与农业产业项目如:

•长春市生物医药“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市社科基金)

•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中国工程院)

•长春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市社科基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药产业问题研究(企业委托)

•农业知识产权转化应用问题与策略研究(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吉林省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研究(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农旅融合助推吉林省共同富裕问题研究(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

(5)金融、投资与统计类项目如:

•吉林省新金融模式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省科技厅)

•吉林省残疾人事业基础数据及残疾人就业社会融合支持研究(省残联)

•商贸类企业在吉林省投资的策略研究(企业委托)

•新社会阶层消费潜力研究: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释放路径(吉林省新社会阶层联合会)

•新发展阶段吉林省建筑业发展与投资趋势研究(吉林省统计局)

累计发表中英文期刊近80篇,其中有近60篇被CSSCI论文检索,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软科学》《经济评论》《审计研究》等;有《光明日报》论文4篇;另有10余篇被SSCI检索,绝大部分为JCR一区或中科院一区论文。其中部分中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以及《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依据近十年来的论文引用,被评为“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1)数字经济方面论文如:

•数字产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表于《山西大学学报》,2025年1月。

•数字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表于《浙江学刊》,2025年3月。

•数字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发表于《浙江社会科学》,2024年9月。

•数字产业集聚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创新要素与创新环境双重视角,发表于《科学进步与对策》,2024年9月。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数字产业集聚——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发表于《浙江学刊》,2024年5月。

•中国数字经济的联系强度、空间结构与发展策略,发表于《山西大学学报》,2021年7月。

•数据要素市场赋能数字产业创新——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发表于《经济评论》,2024年5月。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及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2月。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发表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9月(知网评价为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企吉林业数字化转型与客户集中度,发表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9月。

•我国数字产业集聚竞争态势比较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十九大城市群的实证数据为例,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2024年6月。

数字经济视域下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演化特征及耦合关系,发表于《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1月。

(2)国有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方方面论文如:

•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解决途径,发表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9月。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如何影响国有企业ESG责任履行?: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考察,发表于《中国软科学》,2024年10月。

•数字赋能视域下国有企业引领超大规模市场建设问题研究,发表于《理论学刊》,2023年11月。

•以国企去全面深化改革委抓手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表于《新长征》,2025年1月。

•以数实融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发表于《经济问题》,2024年11月。

•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的路径,发表于《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10月。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视角,发表于《山西大学学报》,2022年9月。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吉林振兴新突破,发表于《新长征》,2024年9月。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政策效果分析,发表于《山东大学学报》,2016年11月(知网评价为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3)区域经济、绿色经济与产业分析方面论文如:

• “老牌”国家高新区适合产城融合发展吗——基于第一次创业时期53家国家高新区的数据分析,发表于《上海商学院学报》,2021年12月。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改革方向及政策建议,发表于《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年9月。

•中国典型地区冰雪旅游发展效率评价与提升策略,发表于《地理科学》,2025年1月。

•人工智能引发中国产业分化及对策研究,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11月。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房价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空间溢出关系,发表于《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5月。

•中国宏观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测量,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3月。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对策,发表于《经济纵横》,2018年9月(知网评价为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研究—以吉林省为例,发表于《经济视角》,2016年11月。

•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势不可逆,发表于《东北亚论坛》,2018年9月。

•日本经济适合量化宽松吗?发表于《现代日本经济》2017年5月。

•增长极视角下政府干预政策的选择,发表于《经济纵横》,2007年6月。

•谁在有效刺激中国经济,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1月。

•城市绿色交通发展与碳金融机制创新,发表于《环境保护》,2014年年5月。

•碳金融个人业务实践,发表于《中国金融》,2014年3月。

•论体验消费与低碳消费的协同发展,发表于《消费经济》,2014年6月。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效应差异研究—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发表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5月。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与政府区域敢于政策的研究,发表于《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3月。

•关于我国碳审计问题的对策性思考,发表于《审计研究》,2014年7月(知网评价为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体验经济与中国体验型产业发展的研究,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11月。

•白山松水 创新热土,发表于《光敏日报》,2024年12月。

•论我国省际经济的协调发展,发表于《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5月。

(3)劳动力、创新、治理及其他财经分析类论文如:

•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发表于《光明日报》,2025年2月。

•城市集聚的科技创新效应评估——基于人口与经济双重视角的分析与检验,发表于《学习与探索》,2024年11月。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趋势、问题与应对策略,发表于《求是学刊》,2020年9月。

•数字科技赋能劳动力就业:内在机理与微观证据——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发表于《人口学刊》,2023年3月(知网评价为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

•经济增长压力与政府审计质量——来自经济增长目标的证据,发表于《审计研究》,2022年9月。

•电子税务发展与政府审计质量提升:来自金税三期准自然实验的证据,发表于《审计与经济研究》,2024年2月。

•构建政府与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协同机制,发表于《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6月。

•新经济下的制造业与互联网的体验式融合发展,发表于《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6月。

•体验经济的本质及其成长性分析,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3月。

•论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与体验,发表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

•体验经济与休闲产业“体验化”经营,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5月。

•确立社会治理的三维视阈,发表于《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7月。

•审计费用和企业系统性风险抗性的关系研究—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证据,发表于《审计研究》,2019年9月。

•寻租、创业与区域创新效率,发表于《浙江学刊》,2017年7月。

•为什么东北三省的人口会流失?发表于《人口学刊》,2018年7月。

•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转变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发表于《山西大学学报》,2018年5月。

•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发表于《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9月。

•依法护土,关键是形成保护合力,发表于《光明日报》,2022年8月。

•简论休闲经济,发表于《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6月。

•审计委员会中会计独董的同城特征与股价崩盘风险,发表于《审计研究》,2017年9月。

•医德教育中的道德体验模式的构建,发表于《医学与社会》,2011年1月。

•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再检验,发表于《财经论丛》,2018年9月。

•体验经济的思想基础及其规定性的阐释,发表于《永利集团官网总站入口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3月。

咨询报告与学术专著

出版著作两部,参编两部,撰写咨询报告三十余篇。其中十余篇咨询报告获省委书记、省长、省委秘书长、省委宣传部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肯定性批示。

(1)数字经济与交通方面如:

•关于“十四五”时期吉林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厅级采纳)

•以数字经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廉政监督机制的建议(厅级采纳)

•大数据时代提升腐败治理能力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加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新时期加快组建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大数据助力“三不腐”一体化推进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发挥大数据在作风监督中作用的建议(厅级采纳)

•道路运输业发展、贡献及政策研究(参编)

•关于推广吉林省新质生产力特色培育模式的建议(厅级采纳)

(2)金融与国有经济方面如:

•新金融模式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吉林省的研究(专著)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分析及改革建议(C类)

•关于对国有企业干部进行廉政审计的建议(厅级采纳)

•低碳经济时代的碳金融机制与制度研究(参编)

•关于加强国企审计工作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在国企审计工作中建立容错机制的建议(厅级采纳)

(3)科技与教育方面如:

•关于加快科技与各产业融合的相关政策建议(C类)

•关于发展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建议(C类)

•《吉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落实情况评估报告(B类)

•关于完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政策的建议(D类)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建议(D类)

•关于深化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D类)

•关于完善吉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D类)

•关于增强生物医药产业链韧性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深入推进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长制”的建议(厅级采纳)

(4)文旅与社会治理方面如:

•吉林省文化管理的成就、问题与升级战略(C类)

•省域文化管理的对策性建议(C类)

•关于“后疫情时期”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相关建议(C类)

•关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对劳动关系治理的政策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全力培育吉林省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角下提升社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建议(厅级采纳)

•关于吉林省服务型企业实施安全数字化监管的建议(厅级采纳)

•体验经济思想基础及其实践方式研究(专著)

•关于以数字赋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建议(副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关于运用大数据助理“三不腐”一体化推进的建议(C类)

•关于发挥大数据在作风监督中的作用的建议(C类)

•关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C类)

•关于深入推进智慧景区建设的建议(厅级批示)